專題文章

從篩檢、預防、治療全面了解愛滋病!

專訪系列1|網黃的性與健康:健身單親爸「荒」

在台灣,仍有不少民眾將「性」視為判斷個人品性的標準之一,而性行為,是HIV(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類免疫缺乏病毒,又稱愛滋病毒)最常見的感染途徑,因此有許多感染者被貼上「生活很亂」的標籤。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從過去向前看,愛滋治療的未來趨勢/感染誌

從過去愛滋治療談起,那些「我們」一起經歷的甘苦。
過去服用抗病毒藥物的經驗,可能對於未來的治療與服藥造成影響,我們從感染者阿橙過去對治療藥物過敏的經歷看起,與王建淳醫師聊聊,感染者在過去治療中常見的問題。同時深入醫病在診間中,對於新藥出現時的溝通問題,了解醫師評估藥物副作用對生活的影響,與何時需要換藥的可能性有哪些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曝光如勞資對立 感染者思維「X教授→萬磁王」盼平等對待/ETToday

台灣現今愛滋資源與醫療技術大幅進步,但汙名化標籤仍未完全去除,讓多數感染者在求醫、進入職場或和親朋好友聊天時,選擇隱藏自己的「新身分」。感染者大熊(化名)坦言,社會不友善的態度相當直接,也曾被身邊朋友惡意散播消息攻擊,使得他的想法逐漸變得憤世嫉俗,拿電影角色來比喻,就好像是從X教授變成萬磁王,「期盼未來環境能有更多一點友善,讓愛滋回歸一般疾病,每個疾病都要一視同仁看待。」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急診醫大喊「這人有H」曝身分…診室全聽到!羅一鈞:理解最重要/ETToday

聯合國愛滋病執行署(UNAIDS)預計於2020達成「90-90-90」的目標,於2030年就能終結愛滋的感染流行。為了將不清楚自己病情的「黑數」找出來,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接受《ETtoday新聞雲》訪問時表示,台灣今年也推出新的篩檢方式,如「一站式愛滋匿名快速篩檢服務」,檢查時間從3週縮短至1小時內,快速釐清身體狀況,降低民眾逃避檢查的心情與等待報告期間的焦慮,縮小落差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走過發病的愛滋治療日記|日常。愛滋治療病主對談 /感染誌

那一年,阿猴生了一場大病,在送醫治療後,才發現自己正處於愛滋發病的狀態,那時因發病感染了許多種不同的疾病。走過愛滋發病艱辛的治療歷程,慢慢地恢復到如今健康的狀態。透過這篇訪談,我們一起來了解,阿猴在這一連串「治療」與「面對愛滋」的過程當中,他的感受想法與獲得是什麼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【國際新知】HIV防治邁入40年,AIDS仍是育齡女性的主要死因,UNAIDS呼籲積極行動/露德協會

性別歧視、性別暴力、教育程度差距、缺乏經濟能力、缺乏性與生殖健康、權利保護等皆會阻礙防治工作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【國際新知】HIV病毒抑制之後–新的生活品質範疇/露德協會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於2016年針對2016年至2021年的HIV工作,採用新的全球健康部門策略(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)。建立15項目標,包含「90-90-90」,要求健康照護體系減少未診斷的人數、多數的人確診後都能獲得治療,並確保這些人經由治療病毒獲得抑制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【與HIV的距離番外篇】「你爸有愛滋」國中生狠遭同學霸凌!帶汙名墜4F摔斷身 /ETToday

2019年,台中發生一起學生跳樓事件。一名國中學生因為長期被同學以惡意語言霸凌「你爸爸有愛滋病,才會生出你這個同性戀。」,在不堪負荷的汙名與壓力下跳樓,導致不可復原的嚴重骨折與創傷。愛滋疾病即使已不再是如黑死病般的絕症,卻仍無法擺脫社會固有的歧視與負面眼光。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【文章分享】當法律落後科學時,HIV條例「傳染愛滋罰款」究竟保護了誰?/報導者

「愛滋病」曾經無藥可救,有「世紀黑死病」之稱,在世界各地引發巨大恐慌。但科學家何大一1995年發明「雞尾酒療法」之後,愛滋病的風貌翻開新頁,迄今,已變成一種可控制的「慢性病」,HIV帶原者每天只需吃一兩顆藥,平均壽命就跟一般人沒什麼差異。

然而,愛滋病在法律上的特殊位置一路延續到今天,是諸多傳染病之中唯一立有「特別法」的疾病,雖然法條有「不得予以歧視,拒絕其就學、就醫、就業、安養、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」的權益保障,但同時也隱含「蓄意傳染」的嚴厲限制和處罰。這樣的法律,真的有助於現今與未來的愛滋防治嗎?

<節錄自原文>

READ MORE

共42筆文章

MAP GOTOP